近日,随着国内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速推进,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设备,PLC在水电、石化、交通等关乎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据行业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PLC系统市场规模为166.06亿元,同比增长4.82%,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8.25亿元。其中,中大型PLC市场规模为82.65亿元,同比增长3.93%,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83.69亿元。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国家“智能制造”等战略措施的逐步落地,以及工业自动化改造进程的加快。
长期以来,西门子等国外品牌一直垄断着我国PLC核心市场。然而,随着国内企业对关键行业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视,PLC行业已着手在关键元器件等方面开展国产化替代。多家国产PLC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,采用国产微处理器与自研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产品,为行业自主可控筑牢前提保障。
在技术创新方面,PLC正逐渐从单纯逻辑控制演进为含网络、安全、智能等功能的复杂系统。随着工业4.0和智能制造的推动,PLC将与其他工业设备(如传感器、机器人、SCADA系统等)更紧密地集成,形成智能化的生产系统。同时,PLC还将承担更多的边缘计算任务,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,减少对云端的依赖,提高响应速度和可靠性。
此外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,PLC与AI的结合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未来,PLC可能会集成简单的AI算法,用于优化控制策略、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等,进一步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国内多家PLC企业已成功在科创板IPO上市或获得受理,如傲拓科技等。这些企业的成功上市,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也为国内PLC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展望未来,PLC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。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,国产PLC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为我国工业自动化进程贡献更多力量。